一、离婚协议签字了就生效了吗
尽管签署了离婚协议,它实际上并非立即生效。这是因为离婚协议本质上需要以离婚为前提条件方可具备法律约束力。在选择协议离婚的情况下,男女双方签署完离婚协议之后,还必须亲自前往婚姻登记机关提出离婚登记申请。在从婚姻登记机关接收到离婚登记申请的次日算起的整整30天内,如果有某一方不希望离婚的,那么他或她可以将该离婚登记申请撤回给婚姻登记机关。在先前所提到的那段时间的30天结束之后的同样时间段内,双方需要再次亲自前往婚姻登记机关提交领取离婚证的申请。否则,就被视作已经撤销了之前的离婚登记申请。只有在完整获取并持有离婚证的情况下,离婚协议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法律效力和执行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
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二、离婚调解书送达后就生效了吗
离婚调解书送达后一般即生效。根据法律规定,调解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应当写明诉讼请求、案件的事实和调解结果。调解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但如果在送达过程中存在一方拒绝签收等特殊情况,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法律程序来确定其生效时间。如果有特殊情况,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准确的法律意见。
三、离婚诉讼期间财产转移合法吗
离婚诉讼期间财产转移通常是不合法的。根据法律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为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应予以分割。在离婚诉讼期间,双方仍处于婚姻关系存续状态,任何一方擅自转移共同财产,都可能损害另一方的合法权益。
如果一方在离婚诉讼期间转移财产,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冻结被转移的财产,以确保财产的安全。同时,在离婚时,法院在分割财产时会考虑财产转移的情况,对转移财产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财产。
然而,要证明财产转移行为的存在并非易事,需要收集相关证据,如转账记录、交易明细等。所以,在离婚诉讼期间,双方应保持诚实,避免进行财产转移行为,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离婚协议签署后非即时生效,需以离婚登记为前提。双方签署后,应赴登记机关申请离婚,随后30天冷静期内,任一方可撤回申请。冷静期满后30天内,双方需再次到登记机关申领离婚证,否则视为撤销申请。仅获离婚证后,协议方具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