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综合更新 > 造谣传谣行为怎么处罚-

造谣传谣行为怎么处罚-

时间:2025-03-27 21:40:10 网络 浏览:39

造谣传谣行为怎么处罚?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造谣传谣行为的处罚主要分为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两种。

  1. 行政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该法第四十二条第二款还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2. 刑事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还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造谣传谣行为会留案底吗?

  案底一般指某人过去犯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存放在公安部门与相关国家机关。对于造谣传谣行为是否会留案底,这取决于行为的性质和后果。

  从行政违法层面来看

  如果造谣传谣行为尚未构成犯罪,但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行为人可能会受到行政处罚,包括拘留和罚款。这种情况下,虽然不会留下犯罪记录(案底),但会有行政处罚的记录。

  从刑事犯罪层面来看

  如果造谣传谣行为严重到构成犯罪,例如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或损害他人名誉到刑事追究的程度,那么行为人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一旦被判有罪,就会留下犯罪记录,即案底。这些记录会保存在公安部门的数据库中,并可能影响个人的未来,如在就业、参军、报考公务员等方面受到限制。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是未成年人造谣传谣并构成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可能会进行封存,以保护其未来的成长和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犯罪记录被完全消除,而是在一定条件下不对外公开。

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