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离婚时共同财产未做分割属于谁
离婚时那些未进行分割的共同财产,依旧归夫妻共同共有。
离婚之后,任何一方都有权利要求对没分割的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不过,这个请求必须在法定的诉讼时效内提出,通常是三年,从知晓或者应当知晓自身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开始计算。
要是超过了诉讼时效,一方再去主张分割共同财产,就很可能会遇到法院不予以支持的情况。
在进行分割的时候,会依据财产的具体状况,依照照顾子女、女方以及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来处理。
与此同时,对于夫妻共同财产的范畴,要依据法律规定以及具体的案件情况来确定。
二、离婚后未分割共同财产该如何依法处理
离婚后未分割共同财产,可按以下方式依法处理:
首先,双方能协商的,自行协商分割,签订书面协议,明确财产分配方案,具有合同效力。
若协商不成,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民法典》规定,离婚后,一方以尚有夫妻共同财产未处理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分割的,经审查该财产确属离婚时未涉及的夫妻共同财产,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分割。诉讼时,需提供财产证据,如房产证明、存款流水、股权证明等,证明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法院会依据财产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若一方存在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等行为,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
三、离婚后未分割共同财产如何进行分配
离婚后未分割共同财产,可通过两种途径解决。
一是双方协商。夫妻双方可自行沟通,本着平等、自愿、公平原则,就未分割财产达成分配协议,明确各自份额,协议需以书面形式呈现,且内容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与公序良俗。
二是诉讼解决。若协商不成,一方可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受理后,会依据《民法典》等相关法律规定,对未分割共同财产进行审查判断。通常会按照均等分割为原则,同时考虑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等因素进行判决。比如一方在婚姻中对家庭付出较多,或存在过错行为,在财产分配上会有所体现。
当我们探讨离婚时共同财产未做分割属于谁这一问题时,要知道未分割的共同财产在法律上依然归夫妻双方共同所有。但后续可能衍生出诸多状况,比如一方擅自处分这些未分割财产怎么办,这种行为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另外,随着时间推移,未分割财产产生了增值部分,又该如何处理。倘若你在离婚后面对这些与未分割共同财产相关的复杂问题,感到迷茫无措,不用烦恼。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解惑,助你明晰权益。